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登陸上海 chi K11美術館

(2021318日,上海)由K11 Art Foundation (KAF) 主辦、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RA)協辦、中國著名學者巫鴻策展的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于2021319日-5月3日在上海chi K11美術館呈現,也標志著雙方合作的“藝術家駐留項目”的高潮。上海作為展覽的第一站,于3月18日在上海K11舉辦開幕式。此次張健君:《人跡》展覽糅合了藝術家張健君對人類、自然、時間這三個永恒主題的最新思考,是2019年駐留倫敦兩個月后在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舉辦個展的續(xù)寫。

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上海K11現場圖

展覽體現了張健君通過藝術對人類的不懈探索,以及他對人類、自然和時間作為整體存在的濃厚興趣。本次展覽包括三個緊密相連的部分,圍繞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大主題的互動逐漸展開。他的展覽作品也始終貫通三個觀念:一是自然與人類的關系,二是時間的流動和人類留下的痕跡,三是傳統(tǒng)與現代生活的關系,這也是其長期關注藝術史中的核心觀念。

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上海K11現場圖

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上海K11現場圖

展覽同樣分為三個部分,序語在內容和形式上延續(xù)了張健君 2019 年在倫敦舉辦的《人跡》展,加入了來自不同城市的中國人和居民的肖像。展館中,以水墨和炭筆描繪不同族裔、不同身份的現代人物肖像與仿古典雕塑形成鮮明對比,啟發(fā)觀眾思考:來自不同時代或文化背景的人可能相互關聯嗎?如果可能,以何種方式關聯?第二部分則是一個鏡廊空間。亦步亦趨、行至其中,才發(fā)現周身被自身倒影層層環(huán)繞,隨處可見鏡面反射中的自己。沉浸式的觀感,引導受眾以鏡為鑒,專注自我身心靈,通過鏡面各種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探尋自我的多重可能性。在鏡廊的一番刺激下自我入定之時,也到了整個《人跡》展覽的尾聲互動區(qū),迎面而來直擊靈魂的三個問題:你人生中最開心的經歷是什么? 你人生中最悲傷的經歷是什么? 你想對 100 年后的人類說什么?藝術家張健君用提問集智的手法,引導觀眾參與藝術創(chuàng)作,將各自獨一無二的答案寫在展區(qū)的墻壁上,共同參與作品,成為整個展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展覽還將呈現4件上世紀80年代創(chuàng)作的重要抽象作品。“道” 對這些作品的影響深遠,這些作品亦為其后張健君的系列包括“人跡”(2019 – 至今)埋下種子。

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上海K11現場圖

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上海K11現場圖

張健君首個回歸巡展:《人跡》上海K11現場圖

伴隨著暖春已至,《人跡》展覽的開幕將春季的藝術氛圍烘托升華,同時“藝術家駐留項目”也迎來了高潮。張健君是K11 Art Foundation (KAF) 和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RA) 合作舉辦的長期駐留項目的第四位常駐藝術家。K11 Art Foundation (KAF) 以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為使命,其與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RA) 的長期合作還促進了受邀在倫敦工作的中國藝術家之間的藝術實踐交流,以彰顯中國當代藝術的多姿多彩和生機活力,并鼓勵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RA) 的畢業(yè)生在大中華地區(qū)駐留。為兩地藝術家創(chuàng)造機會,開拓全新國際溝通渠道。而K11以更為廣泛的文化藝術交流匯聚更多、更優(yōu)秀的藝術家共放溢彩。

同期,上海K11以不斷變化的文化與流逝的時間作為對話平臺,向大眾傳遞了藝術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思考,并打造“ART OF TIME”主題活動,將事物的變化與文化形態(tài)的變遷放入時間的框架,繼而向大眾呈現藝述時間的概念。更多活動詳情敬請關注上海K11官方微信。

分享到:

相關推薦

評論 搶沙發(fā)

評論前必須登錄!

 

精彩評論